文字|孟雷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叶杨,北京工商大学
来源|物流技术与应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然后结合京津冀地区冷链物流配送设施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分布模型进行比较分析,最终选择一种。适合京津冀地区发展的冷链物流配送模式。研究结果对于物流配送成本的控制和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有助于规范京津冀冷链物流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冷链物流水平协调发展,助力实现京津冀生鲜农产品“一小时生鲜直达”。河北。
1、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1、发展冷链物流的经济条件逐渐成熟。
近年来,京津冀地区整体经济实力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强,如图1、图2所示。
京津冀地区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居民对生鲜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生鲜农产品和反季节果蔬的需求逐渐增强。增加。综合性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为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实现“环首都一小时生鲜农产品流通圈计划”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2、冷链物流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北京、天津的生鲜农产品呈下降趋势,而河北省生鲜农产品整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如表1所示。
不过,我们从北京、天津的统计年鉴获悉,北京城镇居民人均生鲜农产品消费额从2410元增长到2717元,表明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在增加;天津市城镇居民人均粮食销售量由188.5公斤增加到206.9公斤。然而,天津市的生鲜农产品产量还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需要从外省调货,依赖外省供应。因此,京津地区需要依靠河北省的农产品来满足当地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河北省要想解决当地生鲜农产品市场饱和的问题,需要依靠冷链物流公司让当地农产品出口。此外,根据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布局,在郊区建设生鲜农产品配送中心和冷库,可以补充京津冀地区的资源优势,从而有效保障京津冀地区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京津冀地区居民生活质量。
2、京津冀地区生鲜冷链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1.“绿色通道”尚未完全发育
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虽然以北京为中心的运输网络已经成熟,但生鲜农产品运输仍存在不足。大部分从外地进入的农产品运输车辆在进京前都需要排队办理进京通行证。这种复杂的流程带来了生鲜农产品配送时间增加、破损率增加、配送成本增加等问题。北京的车辆交通限制迫使大型车辆主要在夜间和白天运输货物。此外,由于配送过程中所用车辆的冷链物流系统装备不完善,大部分生鲜农产品采用常温车辆进行配送,影响了农产品的配送效率和质量安全。
2、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缓慢
从供应链参与者来看,河北省主要参与者供给侧组织管理程度较低。真正能够提供冷藏运输功能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规模较小,不符合要求。运营正规的冷链物流配送方式。其次,未能制定稳定的行业监管也是制约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的一个原因;冷链物流交易市场信息拥堵、冷链物流市场恶性交易等,都是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发展的严重障碍。重要原因。总体来看,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物流合作尚未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完整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保证区域内合作按照标准冷链运作物流配送流程。
3、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
因为我国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据相关统计,2013年至2017年,北京道路上运输货物的货车总数从18.63万辆增加到18.71万辆;天津市道路货运货车总数由15.98万辆增加到18.45万辆;河北省公路货运货车总数由131.48万辆增加到144.02万辆。京津冀地区公路货运车辆总量不断上升,但通过冷链物流公路运输的生鲜农产品比例不足20%。货运车辆的增加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而大部分产品仍通过普通车辆进行运输,导致配送时间增加,运输损坏率增加。究其原因,与冷链物流标准化、冷链技术、冷链物流设施、冷库车等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
3、京津冀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及对比分析
1.模式介绍
(一)自营物流配送模式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是指物流企业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行准备、组织和管理,企业建设自己的仓储配送中心,实现企业内部货物配送的模式和外部。自营物流企业对生鲜电商平台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例如,京东自营物流通过在七个地区设立生鲜仓库,拥有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网络。依托生鲜电商完成运输。具体运行机制如图3所示。
(2)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与自营物流配送模式相比,大多数生鲜电商更倾向于选择能够提供冷链物流的企业。在该模式下,消费者的订单信息发送给第三方物流公司,由委托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分布模型如图4所示。
(3)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配送模式
该模式主要按区域划分物流配送。区域内配送一般是指企业所在城市内企业自行配送,区域外则由第三方物流完成配送活动。该模型的运行机制如图5所示。
(4)综合分销模式
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生鲜订单的多元化、分散性、小批量配送无疑给京津冀地区的配送增加了难度。上述三种模式都没有考虑到城市交通和物流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既考虑企业利益又减轻城市交通和物流压力的一体化配送模式。一体化配送模式应运而生,即自营物流或第三方物流相结合,以城市联合配送完成“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模式。其运行机制如图6所示。
2、交付方式对比分析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需要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和新鲜,因此对这些配送模式从配送成本和配送速度方面进行了比较,如表2所示。
4、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策略
1.优化分销模式的系统
政策制度方面,按照《京津冀冷链物流区域协作规范》统一标准,允许河北方向至北京的车辆送货,对车辆领证手续进行调整北京入境许可。例如,从河北发往北京的车辆统一配备GPS,并经北京市公安交通局登记认证,并配备进京通行证。
2、分散式物流园区建设
结合京津冀区域布局,北京农产品集散中心将有序向郊区及周边地区迁移,仓储及非核心部门向天津、河北省转移,建设加强区域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生产企业或冷链物流配送企业较为集中的地区,采取园区建设模式,以物流园区为载体,通过加强大型冷链建设,帮助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企业降低成本。园区内的仓储、物流基地和仓储配送设施。运行成本。
3、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京津冀地区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射频识别技术,进一步加强生鲜冷链物流监管。农产品生产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也应积极开发或采购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信息管理系统。如冷库智能管理系统、运输链上信息传输系统等,力争通过MIS、GPS、GIS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市场信息共享,共同监控和管理冷链物流配送市场,营造良好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环境。
5. 总结
在生鲜农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中选择适合公司发展的配送模式,有利于提高公司生鲜冷链物流的配送效率和质量。因此,在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配送模式的选择上,本文倾向于采用一体化配送模式。依托联合配送模式,可以最大程度降低京津冀地区的物流配送成本,同时缓解三地矛盾。城市交通压力。当然,京津冀地区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政府部门应关注冷链物流的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冷链物流法律法规,适当引进冷链物流新技术。技术。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为其他地区发展冷链物流配送模式带来宝贵的经验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