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农产品滞销困局如何破?改革是关键
    发布时间:2024-09-27 09:04:16 次浏览
    • 电话联系TA

      -佚名

  • 信息详情

原标题:低迷农产品陷入“改革坎”

近日,“菠萝之乡”广东省徐闻县数亿公斤菠萝滞销,价格低至每公斤5分钱,无人问津。几乎与此同时,毗邻海南省的东方市也传出芒果滞销的消息。大量成熟但未收购的水果堆积成山,田间地头开始成熟腐烂……近年来,全国各地农产品滞销事件接连发生,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农民日益增多。增收乃至脱贫已成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农产品滞销的案例_农产品滞销视频_滞销农产品的营销方案

5月16日,广东省徐闻县曲街镇菠萝交易市场,大量未售出的菠萝被倾倒在空地上,等待送往果汁厂(本刊图片)

不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从种植品种、技术、管理、销售全链条对比发现,徐闻县部分农场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探索出新路子。种植的新品种菠萝的价格是传统品种的60倍以上,但供不应求。滞销的菠萝是百年未变的老品种。他们因质量差而遭遇销售困难,“崩盘”。

有关农业专家告诉记者,一段时期以来,全国各地时有发生的农产品滞销情况,除了天气灾害等客观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落后的种植习惯造成的。导致农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质量较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需求引起的。当前,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元年,如何加强农业供给侧改革,鼓励农民积极尝试新技术,正成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60倍差价上演“冰火两个世界”

广东徐闻县被誉为业内知名的“菠萝之乡”,国内市场上三分之一的菠萝产自这里。该县菠萝产业协会会长吴建联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今年该县菠萝种植总面积约30万亩,其中自有种植面积约25万亩,自有种植面积约5万亩。由农垦局种植。该县总共有5亿多公斤菠萝待售。

她说,菠萝销售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天气。春节期间,徐闻遭遇3次明显寒冷天气事件,且前段时间菠萝成熟期,连续暴雨,导致大量“水菠萝”、“黑菠萝”,严重影响菠萝品质。菠萝。与此同时,大量菠萝上市推迟了一个月,且全部集中在5月份。他们与其他地区的菠萝发生碰撞,价格突然跌至谷底。 “我人生经历的几十年里,也有过徐闻菠萝卖不出去的时候,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惨。”

记者见到曲街镇廖家村的郑大源时,他刚刚以每斤0.21元的价格出售了第二车菠萝。 “现在很多人都卖不出去,虽然价格还是亏损,但能卖掉就好了。”附近曲街镇南升新村的邓世全,把一辆满载5000多公斤菠萝的拖拉机卖了500多元。一位看守菠萝车的老人一脸沮丧地说道,即使只卖5毛钱一斤,卖了很久也没有人要。

在徐闻县通达果汁加工厂门口,满载菠萝的车辆排起了长队等待称重。当地政府兴办工厂,帮助农民渡过难关。工厂以每斤0.18元的价格向农户收购菠萝进行榨汁。工厂现场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工厂日处理量为300吨,但当天已采购了600吨,次日还要发货多少尚不清楚。

然而,同样在徐闻并同时推出的红星农场的“泰农17号”菠萝每斤售价3-4元,是卖不出去的普通菠萝价格的60倍,但需求超过供应。湛江农垦局红星农场主要种植甘蔗和菠萝,年种植菠萝2万多亩。该农场生产科长李康伟告诉记者,自该农场种植的“泰农17号”开始销售以来,价格一直在每斤3元以上。现在销量已经差不多了,但还是有很多人前来询问购买。

改革则活;改革则活。如果你不改革,你就会死。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对两种菠萝从品种、种植、管理到营销进行了全链条对比,发现两者存在巨大差异:

一是多样性。菠萝品种在育苗方面有特殊之处。他们不需要种子。他们使用前一年菠萝树的新芽。一般情况下,一棵老菠萝树上会培育三到四棵新苗。徐闻的巴厘岛本土品种自20世纪20年代引进种植以来从未经过改良。老菠萝树上长出新苗,来年再栽上新苗。 “台农17号”是两年前经过农场考察后刚刚引进的来自中国台湾的优良品种。

二是种植。徐闻种植菠萝已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种植方法历来都是在种植前整平土壤。除了除草由过去的人工除草改为现在的除草剂,叶面肥喷施由人工背喷改为机械施肥外,其他什么都没有改变。一块地,年复一年地种菠萝。 “泰农17号”的种植要求先培土,后覆膜种植,施有机肥,水肥一体化。而且,“泰农17号”实行轮植,每两季更换一次。因此,除了大种植户之外,土地很少的散户没有办法进行轮作。

三是管理。菠萝生产需要在合适的季节刺激其开花结果,即俗称的“开花”、“挂果”。巴厘岛菠萝使用乙烯利,不需要特殊的时间或气候。 “泰农17号”使用乙炔,需要在夜间气温较低时“催花”。传统的巴厘岛菠萝种植后,大部分取决于天气;但“泰农17号”农场需要安装喷灌设施,保证水分。

第四是销售。当地农民的销售方式大多是等待收购者来到田间收购,或者自己采摘农作物,运到交易市场等待别人收购。农场的销售渠道更加丰富。农场主任周康平介绍,农场有三大渠道。一是联系一些大客户进行销售;另一种是通过电子商务进行销售。虽然是今年新开发的渠道,但近两个月已占菠萝销量的30%。四分之一;三是传统分散销售。

与之相对应的是,今年徐闻当地农户种植的八里凤梨,大部分每亩亏损1000多元,而“泰农17号”每亩盈利8000多元。 “我们种菠萝,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天气,结果却完全不同。这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改革农业就能生存,不改革农业就会灭亡。” ”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周建华告诉记者。

调动农民供给侧改革积极性

“徐闻菠萝滞销,除了天气原因外,主要还是百年未变的传统种植模式带来的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采访中,周建华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年来,全国各地时不时出现的农产品滞销案件,都是因天气灾害、生产过剩、销售渠道不畅等原因造成的。 “但深入分析发现,除不可抗力外,重要的深层原因是种植方式陈旧、老低端品种不能满足市场品质需求、经营理念和模式落后等导致的抗风险能力弱等。 ”。

他举例说,从过去的“蒜你狠”,到最近的“蒜你惨”大蒜滞销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供过于求之外,农民种植的大蒜只是最原始的原料。有的产区甚至连去皮、灌装等都没有,没有初级加工设施,在生产过程中没有议价能力和增值空间,这是销售缓慢的更关键原因。去年4月,陕西省洋县的花菜滞销。除了交通和天气因素外,洋县的菜花又硬又难煮。一些消费者更喜欢购买茎细、脆且易于烹饪的有机花椰菜。

“这次菠萝滞销,还有县政府引导力度不够的地方。徐闻县菠萝品种、结构过于单一,行业深加工产业实力不够强。”徐闻县县长吴康修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采取措施帮助农民渡过难关,动员加工厂努力加工,引入电商助力销售。 。 “但最根本的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当地菠萝产业的抗风险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增强农业竞争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周建华表示,完成这些改革需要调动、强化、提高农民的改革积极性,而不能只是政府“砍头选一头”。

改革的第一难点在于种植习惯的惯性

在基层实践中,对于分散的个体农户来说,未知的风险和几十年来形成的农业生产习惯的惯性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和必须首先克服的高坎。以徐闻菠萝为例。很多农民对“泰农17号”、“黄金菠萝”等新品种并非不了解,但最终还是选择种植老品种。主要原因是惰性、视野狭窄和技术薄弱。

曲街镇龙门村戴飞生今年种的十多亩菠萝,90%都没有卖掉。她今年种菠萝投入的几万元可能会全部损失殆尽。但当记者问他是否打算尝试一些新品种时,他说没有。像戴飞生一样的当地农民也有不少选择了它。就连在当地被认为有远见、经验丰富的菠萝协会会长也觉得,今年只是天气问题,种植巴厘岛品种比较安全。也就是说,徐闻农民目前是“首选”。

总结他们拒绝变革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新品种投入过高。菠萝种植投资较高。一般每亩需要投资六七千元。 “泰农17号”每亩投资万元以上;

二是新品种产量不高,新品种会赔钱。当地有人尝试种植“黄金菠萝”,已经赔了钱;

三是新品种种植麻烦。 “泰农17号”需要夜间作业促花,采摘必须分几次进行。不像巴厘岛菠萝可以一次性采摘,这会增加很多人工成本。

周建华表示,面对需要更高投入、更高技术的新品种,对于获取未知市场信息能力较弱的农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是一个外部风险。同时,多年来反复重复形成的惯性,即熟悉的更安全或更容易的心理,是一种内心的本能。内外因素的叠加,造成了农业生产的习惯性惯性。

在他看来,改革首先要打破这种习惯性惯性,但不能要求农民有如此巨大的勇气来对抗外部风险和内部惯性。这就要求基层政府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引导者”和“稳定器”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强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和视野,增强农民改革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应的配套设施。政策措施为改革“保驾护航”。

其中,“做好表率、带头作用尤为重要”。周康平说,第一年农场鼓励农场员工种植时,没有人回应。今年,我看到“吃螃蟹”的李康伟,种8亩就赚了几万元。苗木已被农场员工预订,甚至还有其他农场的人想要购买苗木。

“这段滞销期给我们提供了反面教材,未来我们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新技术推广、品牌塑造等改革。我们也希望这种痛能够触动当地农民,激励他们改变。”他们的‘老经验’,成为改革的原动力。”机会。”吴康秀最后说道。(记者吴涛、李雄英发表于《瞭望》2018年第23期)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