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hbnytxc@163.com
编者注
“七山两水一田”赋予了宜昌发展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宜昌柑橘、茶叶、蔬菜、畜牧、水产、粮油、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5%。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需要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农业资源配置和农产品供给效率问题,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高产出、低效益的现象是许多农业大市的普遍问题。
2006年,浙江省绍兴市提出“亩产英雄主义”新科学发展观,以提高“亩产效率”为核心,提倡土地高效集约利用,推动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
如今,宜昌田野上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已悄然走上了“亩产论道”之路,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创新、精耕细作,提高亩产和收入,涌现出不少“柑橘王”“沙梨王”“水稻王”,助力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高坝洲柑桔的甜蜜反击
创路柑橘专业合作社橙农正在采摘橙子。
11月初,正是橘子成熟的季节,在宜都市柑橘主产区高坝洲镇,漫山遍野的橘树郁郁葱葱,一串串橘子三五成群地挂在枝头。
柑橘是宜都市种植面积最大、种植户最多的农业产业之一,全县有柑橘园30余万亩,柑橘种植户数万户,被誉为“中国柑橘之乡”。
今年宜都市柑橘产量预计增加4万吨,同比增长6.4%。虽然柑橘获得大丰收,但不少柑橘种植户却苦恼不已:产量过剩导致市场收购价格普遍较低,每公斤柑橘仅卖到0.5到0.8元。
然而,湖北日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在该市高坝洲镇一些种植基地,橘子不仅卖得好,而且还卖出了高价——白虹溪村精品橘园的橘子收购价为8元一斤;曾家岗村的“爱媛28”果冻橙最高售价为30元一斤;陈家岗村的“景红”橘子还未上市就被提前销售一空。
同样是柑橘,为何价格差别这么大?这些特色柑橘是如何实现高产增收的?
每亩果树数量不超过50棵,每棵树果实不超过100斤
走进高坝洲镇白虹溪村优质柑桔园,一颗颗沉甸甸、金黄色的柑桔,圆润饱满,果农们在柑桔林里忙碌地进行采摘、分拣。
这是创路柑橘专业合作社精心打造的200亩示范园,地面铺着白色反光膜,树上插着黄色杀虫板,树下悬挂着生物防治捕食螨。今年白虹溪村柑橘收购价在0.7元一斤左右,而这个园子的柑橘至少在8元一斤,是市场价的十倍。
示范园园长何勇介绍,目前果园销售的柑橘品种有四种,最便宜的柑橘每箱售价48元,每箱重6公斤,最好的蜜柑是单品销售,18个售价198元。“核心产区优质柑橘每年都产销两旺。”何勇说。
何勇指着眼前的橘子树说,正常情况下,一棵树可以产柑橘200公斤,但在这里,每棵树的产果量不能超过100公斤。每亩果树数量也减半,密度不超过50棵。“疏果后,虽然产量减少了,但效率提高了,优质果率能达到70%以上。用低密度换取高质量,很值得!”
果园的管理也很讲究,全园推行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种草、覆膜控水等先进高效的栽培技术,从种植到采收全程进行绿化养护,让每一粒果实都能享受到充足的阳光、水分和营养。
“果实主要销往优级市场,不仅要大小、外观一致,口感、甜度、有无渣等也有严格要求。”何勇介绍,目前果园优级果日销售额在2万元左右,优级柑橘零售额预计突破180万元。他创办的“绿老板”柑橘品牌也成为宜都市知名的优级柑橘品牌。
网红“爱媛”变身水果名人
宜都市种植的柑橘品种中,约84%为温州蜜柑。
目前,不少果园因种植密度大、树体老化等问题,价格多年来难以上涨。在新一轮农业产业调整中,宜都市引进一批产业龙头企业,通过“种植适度规模化、果园建设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加速柑橘向优质高价转化。
走进高坝洲镇曾家岗村,随处可见枝头上挂满“爱媛28”牌果冻橙,用白色纸袋精心包装。去年,果冻橙采用高嫁接法试制,最高售价为每公斤30元。
“爱媛28”果冻橙口感甜美、细嫩、入口即化,味道类似果冻,故名果冻橙。该品种原产自日本爱媛县,目前在浙江、四川、江西等地大面积种植。
2019年以来,宜昌克山农业有限公司看中宜都高坝洲镇温州柑桔种植基地,流转柑橘林约4000亩,以每亩1800元的价格高嫁接规模化种植“爱媛28号”杂交柑桔,2022年首批高嫁接“爱媛28号”将投入试生产。
克山农业副总经理谭业林来到龚家嘴1组地块,这里是去年亩产最高的地块。10亩种植基地排列整齐,每棵树顶上都有6到8条带子拉着枝条,每个果实都紧紧包裹着,严格按照有机标准种植。
“与普通温州柑相比,种植‘爱媛’不仅投入更多,技术要求也更高。”他介绍,每棵果树旁边都有一条长1.2米、深0.5米的长方形沟,这些沟是土壤改良后留下的树体养分库。柑园配备一支十多人的管理队伍,负责果树的水肥管理、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等。
“‘爱媛28’果树娇嫩,怕冻怕旱,如果管理不善,很容易过早衰老。”秦业林说,目前公司已投入近8000万元,还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宜都市农业农村局的专家组建技术团队,对当地约600名果农进行培训。
新品“惊鸿”上市即售罄
去年,陈家岗村62岁的柑桔农户张益新尝到了甜头。
“我树上的‘景红’每斤10元,还不够卖!”张益新家原种了12亩温州蜜柑,2021年政府免费为农户提供高嫁接种植新品种“景红”,他试探性地换了3亩。
去年11月底,第一批“景红”成熟,色泽鲜艳,果肉脆嫩,含糖量高,糖酸比适中,一上市就销售一空。“很容易种植,成本只比以前高10%,但售价却高出10倍以上。”张益新正准备将自家果园里的橘子树全部换掉。
宜都市果茶服务推广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蔡永喜介绍,宜都市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小规模柑橘品种改良,先后引进纽霍尔、金秋糖橙、爱媛等品种。大部分新品种高嫁接后前三年需要间苗,以保护柑橘树健康生长,对柑桔农户来说,意味着三年无收。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外地引进了“青吉”,在宜都市试种后,随着环境的变化,培育出了柑橘新品种“景红”。
此前,宜都市晚熟柑桔多留作水果罐头,鲜食市场容量有限。而“景红”不仅口感好,还能在春节前的黄金时间上市,有望取代晚熟柑桔。目前,陈家岗村300亩种植基地已转为种植“景红”,全市总面积已拓展至近1000亩。
采摘时还带点青绿的“景红”果实,吃起来却十分甜美。“再过20多天,等到成熟时,果实颜色会更加鲜艳,味道也更好。”张益新说,有一位顾客从村里订购了1.8万公斤“景红”,每公斤4.5元,也没人愿意卖!
枝江百里洲果农张家芬
六亩沙梨卖了12万元
枝江百里洲砂梨种植面积达3.6万亩,年产量4.5万吨,产值4亿多元。
百里洲沙梨上市已经三个月了,枝江市百里洲镇河爱村农民张家芬家门口,那块朴素的红色广告牌依然在:百里洲沙梨上市销售。
张家芬的家坐落在村子角落,广告牌格外显眼。路过的摊贩和游客不时停下来询问。她立即打开冷库,拿出几个沙梨,热情地递给客人品尝。
今年,张家芬家的6亩梨园迎来了大丰收,亩产5000公斤。往年,最迟9月份,梨季还没结束,张家芬家的梨子就会低价卖给果贩。如今,她向村里的富农学习,在家里腾出一间房,建起一座小型冷库,储存了4000多公斤沙梨。“错峰销售,不愁销路。”张家芬说,6亩梨园全部卖完后,预计毛收入12万元。
枝江百里洲是长江中游第一大岛,被誉为“中国沙梨之乡”。这里四面环水,小气候独特,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加之长江形成的沙质土壤,非常适合沙梨的生长。早在上世纪90年代,百里洲沙梨就已声名远扬,一度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果”之一。
百里洲沙梨标准单果重200至400克,色泽金黄或翠绿,果肉雪白,细腻酥脆,无渣,咬一口,汁水四溢。
“翡翠水分丰富,皇冠口感好,圆黄外形圆润,金黄色甜度最高。”和润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鲍春泉说,近年来,百里洲沙梨口碑迅速走红,订单纷至沓来,精品梨销量迅速扩大。虽然已经过了上市旺季,但售价20元一只的沙梨仍有货源。“一箱8只的精品梨售价168元,一箱12只的精品梨售价128元,都十分畅销!”
鲍春泉介绍,果农对这些“金果”尤为重视,每年11月中旬梨树落叶后开始修剪,次年春季进行人工授粉。疏果套袋后,小树只留果50个,成树最多留果100个,每半个月防治一次病虫害。任何一个环节疏忽,都会造成鲜果品质参差不齐。
目前,百里洲砂梨面积已恢复到3.6万亩,年产量达4.5万吨,产值逾4亿元,不少果农还通过网络直播、电商等方式,把百里洲砂梨销往全国各地。
远安“瓦仓米”最高售价68元一斤
8月份的远安县,深山里数千亩瓦仓稻田进入成熟季节。
11月3日,远安县茅坪场镇万仓村,加工车间里刚刚晒干的万仓大米堆成了一座小山。这里是万仓大米的核心产区,种植稻田4000多亩。
“它看上去白如玉,闻起来清香爽口,吃起来滑润糯糯。”在众多大米中,万仓大米品质独树一帜,每斤售价最高可达68元,比普通大米贵了十几倍,但在市场上依然很受欢迎。
据了解,万仓村一带水田土壤以青冈泥、高岭土为主,常年有山泉水灌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种植优质水稻。好水、好土、好山,造就了万仓稻米原产地的“好田”。
好农田不只在万苍,好品质更需要好品种。万苍古乡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宗平说,过去村民一直按照传统的原生态种植方式,稻种退化,一年到头只能靠差价盈利。从2008年开始,省农科院专家为村民提供了高端优质水稻新品种——鄂中5号,经过几年的培育,已形成优质稻稳定生产。
前不久,万仓古乡与湖南省农科院联合培育的常规水稻品种“瓦仓一号”问世,“平均亩产稻米800公斤,可产优质稻米300公斤。”王宗平说,与普通杂交稻相比,“瓦仓一号”米形、风味更有特色,以每公斤68元计算,一亩地可创收2万元。
有了好田、好种子,还要有好的种植方法。“水稻播种时间的选择,就像厨师掌握炒菜火候一样,要根据种植地水温光照等条件来选择。水稻机械插秧时,要优化行距、株距,密植合理,水稻才能长得好。”王宗平在种植基地推广“绿色植保”,通过在田垄上种植香根草、在田边种植格桑花、在田间放置杀虫灯,绿色生态病虫害防治率可超过60%。
收割时采用“仓内手工收割稻米”的传统方法,使稻米不落地,边收边晒,使稻米干燥均匀,确保稻米新鲜、不霉变。此外,还经过碾米、抛光、色选、分级等10多道工序,大大提高了稻米抛光率,保留了瓦仓米的传统风味。
如今,“万仓米”已逐步实现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形成一套完整的种植加工管理流程,让万仓米在高端稻米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到2023年,万仓古香公司已建成万仓优质稻米核心基地1.4万亩,带动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近4万亩,高端优质稻米产量达1万吨以上。
种植户年均收入8万元
当阳市两河镇盛产鱼腥草
当阳市鱼腥草种植面积达4.3万亩,是全国连片种植面积最大的县。
10月下旬,当阳市两河镇麦城村村民石凤波在水稻收割后在田里种植了20亩鱼腥草,“平均每亩能比旱地多产2000斤,最多能产1.2万斤。”石凤波说。
鱼腥草,原本是田边一种不起眼的“野草”,因叶子有腥味而得名,俗称“折耳根”,很多南方人都喜欢吃。
1998年,两河镇赵扎村村民在田里种植鱼腥草,没想到一亩地的收入增加了好几倍,周围的村民看到效益后,也纷纷加入种植的行列。
“当时都是在旱地上种植,鱼腥草根部感染真菌,连作会导致产量逐年下降,所以每种一季鱼腥草,就要轮种其他作物一至两年。”石锋波说,2018年,他尝试利用休耕期的水田种植鱼腥草,意外发现长势更加旺盛,平均亩产可达1万公斤。
水田种植鱼腥草,不仅病虫害少,而且根茎品质和外观也比旱地好。“气味比较清淡,茎秆通直、洁白,而且比较粗壮、嫩滑,吃起来口感比较脆。”他说。
目前,鱼腥草收购价每斤2.2元,比旱地种植高出0.8元左右。去年,石凤波用8亩水田种了一季中稻、一季鱼腥草,亩产突破1000斤,纯收入达到40万元。
2022年,两河镇提出打造鱼腥草特色小镇,成立鱼腥草产业联盟,为农户提供从种植到收获、销售的保姆式服务,“夏种稻、秋种鱼腥草”高效轮作模式在当阳得到推广。
据当阳市农业部门统计,目前全市鱼腥草种植面积4.3万亩,近90%为水田种植,年产量达18万余吨,全国市场占有率由22%上升至40%。其中,两河镇鱼腥草种植面积达2.5万亩,种植户6300余户,户均年增收8万元。产品远销北京、贵州、四川等20多个省市,成为全国首个“中国鱼腥草之乡”。
为缩短“粮草”轮作周期,当阳市首个智能化鱼腥草种苗工厂在两河镇群峰村建成投入使用。据种苗工厂负责人石伟介绍,温室内培育的鱼腥草种苗,在温室内生长5个月,大田生长周期由9个月缩短至4个月,品质更好,销售价格更高。今年,当阳还将规划再建设100亩智能化种苗工厂,届时种苗可满足两河镇2.5万亩鱼腥草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