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台湾地区美猪洗产地与鸡蛋换标识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政府监管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5-01-22 00:03:03 次浏览
    • 电话联系TA

      -佚名

  • 信息详情

今年以来,台湾“美国猪洗头、改鸡蛋标签”事件不断发生。 15万公斤从美国进口的猪肉被贴上加拿大和英国的标签,从巴西进口的1.4亿个巴西鸡蛋被重新贴上生产日期标签。公众对此反应强烈。该事件暴露了台湾食品安全问题,也引发了民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政府监管的不信任。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的角度来看,有必要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刻反思,对于改进工作也非常有意义。

1、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

结合国内外相关追溯定义,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以下简称农产品追溯)管理是指通过跟踪或追溯农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中关键控制点的历史、应用或位置。记录、标签、检查等方式。信息可追溯其来源、去向和责任,是加强全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此次事件中,“进口美国生猪”和“进口鸡蛋”通过海关进入加工企业。加工企业将其制成加工食品,然后进入餐饮店或超市。加工企业担心下游客户或终端消费者不同意,于是故意将美国原产地标签改为其他国家的原产地,并在即将过期的鸡蛋上标注最晚日期。这是一起典型的食品造假,也是一起典型的追溯标签造假。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事件发生后,台湾食品安全部门紧急采取行动,迅速查明造假源头,但大部分“进口美国猪”和“进口鸡蛋”已经被消耗掉。

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过程环节较多,涉及产前、产中、产后采集、储运、批发、零售、加工、消费等环节。各个环节都应对其所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也应对其所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我们对自行出具的产品质量标签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采购时,下游环节必须收集、检验、保存上游提供的产品质量证明、采购凭证或承诺证明。有规定的也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严禁购买无追溯证明的产品,否则后果自负。这一切的后果。这是农产品/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要求,也是全程追溯管理的基本要求。

根据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家需要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措施,面临多环节、多品种、多场景、多模式的复杂追溯要求。借鉴国外经验,我国农产品追溯应突出原产地准入、市场准入、部门协调三个关键,督促和引导生产经营者按规定建立生产记录、购销记录制度,并就此在此基础上,做好追溯标签的发放、使用或者收集、检验、储存等工作,依法接受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建立或使用信息化追溯系统,使用信息化追溯标签,为消费者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的查询渠道。

2、农产品的追溯本质上是建立在生产经营者的信用基础上的。

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实行追溯管理是其信用水平的体现。农产品追溯分为内部追溯和外部追溯两个过程。原材料和产品之间记录和识别信息的过程是内部追溯,供应链各环节之间记录和识别商品交易信息的过程是外部追溯。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是记录、标识该追溯信息的第一责任人,其委托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是相关责任人。本案中,加工厂在其成品上虚假标注原材料产地和日期,在内部追溯过程中存在失信行为。但在实践中,外部溯源也容易因标签脱落、标签被假冒、重复使用而出现失信情况。此外,追溯信息能否共享和公开也应该成为衡量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信用水平的重要指标。

农产品追溯管理要与信用管理相结合。在实践中,信息溯源和非信息化溯源都离不开人工记录、标记、核对、传输、保存信息的方式,因此出现信用风险的可能性非常高。对此,政府监管机构只能事后进行监督检查。对于非信息化追溯,政府监管部门应当结合日常质量安全监管,同步检查其生产记录、购销记录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并检查追溯标签的发放、使用、保管等情况。相关检查结果应记入信用记录。对于信息化追溯,还应组织追溯评估和模拟演练,检查追溯系统的实际情况。

3、农产品追溯最大难点是保证追溯信息质量

农产品追溯信息是否真实、准确,是农产品追溯成败的关键,也是农产品追溯的最大难点。本案中,加工厂轻易修改原料产地及日期信息,反映出台湾农产品/食品追溯水平不高,且追溯技术也存在长期无法检测的问题。

传统上,人们通过纸质生产记录、购销档案等记录农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相关主体及其产品信息和流向信息。如果产品在销售时需要进行预包装,则会添加产品追溯标签。如果不需要预先包装,有时会按照规定开具相关凭证,有时则根本不开具凭证。这些都是“来历不明、杂乱不堪”的农产品。这样,农产品溯源就容易出现物证割裂、不一致等问题,导致溯源环节断裂、溯源失败。

目前,我国智能手机用户超过10亿,数字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具备实施农产品信息化追溯的良好条件。在溯源实践中,人们逐步发展了区块链、物联网、微格、大数据分析、远程监控、生物芯片、目标代码集成等信息溯源技术,使溯源管理日益可信、可靠、高效。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冷链食品、药品、稀土、兽药、农药等重要产品正在大力推行信息化追溯管理,有的已进入成熟应用。相对而言,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数量众多,大多实力薄弱,推进农产品原产地追溯体系建设难度较大。国家加大投入,改善农产品原产地追溯基础条件,推广先进适用的追溯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追溯示范区和示范点,为小农户、家庭农场融入现有追溯体系提供追溯服务。服务。在政策支持范围内,切实解决农产品原产地质量追溯信息低问题。

4、农产品追溯需便利各方参与

实施农产品追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此情况下,台湾发生“美国猪原产地被洗、鸡蛋被贴标签”事件后,舆论激增,舆论持续炒作。行业普遍面临信任危机,表明公众对农产品追溯体系的高度关注。农产品追溯体系应包括政府、企业、消费者,为公众参与监督提供必要条件。

一是国家要坚持信息化追溯方向,建设统一追溯平台,要求各地区、各环节追溯信息和监管信息共享。这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宏观调控和智慧监管能力,还可以为公众查询追溯信息提供统一、权威的渠道,有效提高公众对可追溯农产品/食品的消费信心。

二是认真开展农产品追溯执法监管,全方位规范农产品追溯行为。要加快制定农产品追溯管理措施,对相关生产经营者广泛开展法律知识宣传,坚决查处原产地准入和市场准入两个关键环节违反追溯管理措施的行为,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坚决打击假冒平台、假冒系统和未实现的追溯信息,努力增强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的信心。

三是完善农产品追溯举报投诉制度,切实解决公众关心的问题。要利用好现有投诉举报渠道,收集整理农产品追溯舆情信息,及时组织核实调查。重大案件必须同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持续开展农产品溯源公益宣传,提高消费者对可追溯农产品市场价值的认知,动员公众积极参与监督。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卢建军 供稿)

农产品溯源系统主要内容_农产品溯源系统建设方案_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系统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