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两会聚焦三农工作,保险业助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发布时间:2024-11-07 10:01:54 次浏览
    • 电话联系TA

      -佚名

  • 信息详情

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坚持不懈做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全面振兴”、“全面夯实粮食安全基础”再次成为国家政策层面关注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不仅对此提出了具体要求,代表委员们还积极建言献策,帮助我国把工作牢牢掌握在手中。

农业作为一个极易受自然灾害影响的行业,有着“靠天吃饭”的命运。近年来,保险业不断为农业、农村、农民构筑严密的保障网,为农业生产筑起“安全网”,为农民种粮提供“定心丸”。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案例和做法,为今后提高农业保险质量、扩大规模提供借鉴。

三大主粮生产成本收入保险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落实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完善粮农收入保障机制。

业内专家表示,三大主粮作物是我国粮食供应的基础。其生长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必须依靠农业保险进行保险保障和风险保障,才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保障农民种粮积极性。正是在此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上述要求,希望更好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助力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原主任、首席科学家张桥表示,今年实现“三大主粮生产成本收入保险政策全国落地”,一方面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推动,提出具体要求,加快政策落实,加强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指导。另一方面,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强宣传,提高农民对政策的认知。

目前,农业已进入春耕备耕关键时期,农民在田间忙碌。

“这也是我们农业保险服务人员向农民进行宣传的好时机。”记者了解到,阳光财险农险服务人员近期正忙着深入村庄、深入田野,走访入户,发放宣传资料。 、普及农业保险知识、宣讲保险承保和理赔流程……让农民了解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激发农民提高自身粮食安全的积极性。

宣传只是第一步。确保保障到位,更重要的是做好承保工作。记者了解到,阳光财险充分发挥服务网点综合优势,全力做好春耕期间保险保障服务,助力农业生产开门红。

事实上,三大主粮生产成本收入保险已开展多年,为保护农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阳光财险为例。 2023年全年,阳光财险为水稻、玉米、小麦三大主粮作物以及大豆等油料作物提供风险保障超27.5亿元,覆盖黑龙江、山西、湖北、辽宁等地累计向几个粮食主产区发放补偿款9960万元,惠及子农共计9.5万人。

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_农产品信息化_全国最大农产品信息网

注:阳光保险农业保险调查

创新保险服务模式,提高农业经营主体抗风险能力

随着农作物种类不断扩大,地方特色农产品以其高附加值和差异化竞争优势,日益成为一些地区和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相关农业保险产品的保障和保驾护航作用日益受到关注。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地方政府发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特色农产品保险可以为生产者提供风险保障,减少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促进农民收入多元化农业生产和产业稳定持续发展。针对特色农产品风险保障缺口和市场迫切需求,一些地方很早就开始尝试通过商业保险或地方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

记者了解到,阳光保险紧扣政策导向,在政策性保险险种开拓创新探索的基础上,结合各地区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具体内容包括:在湖北省巴东县探索柑橘种植保险、在四川省犍为县开展农民特色樱桃种植保险、在福建省推出森林台风指数保险、在江西省推出小龙虾价格指数保险、在四川省推出油菜籽保险等。湖南……

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阳光保险累计推出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产品26款,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227亿元。保险标的涵盖水果、水产养殖等多个品类的主要优势特色农产品。有助于完善多层次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提高农业保险水平和覆盖面。

在探索拓展保险种类的基础上,阳光保险还通过创新保险服务模式,进一步增强农业经营主体的抗风险能力。其中,“保险+期货”模式因其能有效对冲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给农业经营主体带来的风险而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多年来一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意外的惊喜!我花了不到3万元的保费给2000头猪投保,居然得到了49万元的赔偿!”今年1月,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崖红桥镇西牛各庄村养猪户张富强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通过唐山中投购买了两个月的生猪期货价格保险。阳光财产保险分公司。随后,生猪价格下跌引发保险理赔责任,他收到理赔金额49.35万元。这笔款项大大减少了他因猪价下跌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这只是阳光保险创新保险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阳光财险积极参与地方政府主导的“保险+期货”试点。 2023年全年,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大连等省市共开展“保险+期货”价格保险业务112项,覆盖育肥猪、鸡蛋、棉花、大豆、玉米、饲料等品种,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近16.7亿元,保障“三农”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保“价”。

科技赋能打通农业保险惠民济民“最后一公里”

保险理赔是农业保险惠民济民的“最后一公里”,是让群众最终从农业保险中受益的最后一个环节。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江门台山市斗山镇五福村党支部委员陈喜荣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要全面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

提高农业保险理赔质量和效率引起国家重视。 2019年10月,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原银保监会、林业草原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提高承保理赔效率,完善科学、准确、高效的定损机制。 。 2022年2月,原银保监会发布《农业保险承保理赔管理办法》,要求保险机构采用线上化、信息化手段,提高承保理赔服务能力和效率。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确保赔付全部到位。

这一系列精准理赔要求的背后,科技也对支持农业保险理赔赋予了更高期望。作为保险行业探索科技创新的先行者,阳光保险多年来积极通过科技应用赋能保险业务。特别是在农业保险理赔和定损方面增加了科技力量,为亿万农民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理赔服务。

具体来说,阳光保险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辅助勘察理赔,可以快速准确地推算农户整体受灾情况,及时完成勘察和损失评估。例如,去年7月至9月,黑龙江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洪涝灾害,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大面积农田受损。得知灾情后,阳光财险立即利用无人机和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损失评估,并结合人工判定。受损数据及时向受灾农民支付了赔偿金2738万元,大大减少了受灾农民的收入损失。

此外,阳光保险采用行业领先的“牛脸识别”技术,为每头牛赋予一张“身份证”,解决了畜牧养殖领域保险对象的识别问题。记者了解到,为了满足新疆奶农的保险需求,阳光财险利用人工智能识别,为每头奶牛发放“身份证”,确保承保数据采集更加准确,并在承保和理赔中发挥作用。过程中,通过“葵花农险”APP的线上操作,有效提高了承保核标的效率和质量,大大缩短了理赔流程的理赔周期。

科技赋能也让保险的防灾减损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增多,给农业生产带来诸多影响。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巨灾保险”,要求努力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保险业始终是帮助防灾减损的主力军。以阳光保险为例,该公司打造了灾前预警、灾害救援、灾后理赔等全流程服务。去年夏天,我国多地频繁出现暴雨天气。阳光保险利用“阳光天眼风险地图平台”动态监测台风、暴雨降水情况、城市洪水预警的路径和影响。通过短信、公众号、车生活APP、阳光天眼 通过预警精灵小程序等多种方式,自动向客户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针对重点区域调动人力、物力等资源,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风险受灾群众的损失。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不断完善,政策制度落实细化,行业实践提质增效。相信,随着更多市场主体的创新力量,将为我国农村全面振兴勾勒出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