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2020年贵州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案例评选工作已顺利完成,共从118个参评案例中评选出35个优秀改革案例和10个专家特别推荐案例,将通过“贵州改革”微信公众号推送,供各地各部门参考。今天给大家推送的是优秀改革案例《毕节市“三个转变”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毕节市“三个转变”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近年来,毕节市坚持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并重,创新“三位一体”机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两次受到国务院督察组鼓励表彰。
1.“事前登记”便利化。一是优化流程、缩短时限。出台《毕节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化实施方案》,推行一套材料、一个窗口受理的“一站式”服务模式,将信息采集备案和事后审批事项融为一体,减少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实现工商登记制度高效化,缩短业务办理时间。目前,全市企业登记办理时间已缩短至2个工作日,多证合一。采取取消一批、备案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的“四个一批”方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精简企业入市前后各类涉企证照。在全省率先推出“多证合一”改革,同步推行“三四证合一”改革,让更多市场主体凭证经营,实现企业一证一码到处跑,为企业提供良好环境,为群众创业经商营造宽松准入环境。2020年以来,全市共办理涉及“三四证合一”业务6720件。三是全程线上办理便捷。作为全省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试点,省市场监管局创新推出省市场监管局审批系统接入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业务,率先推行“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查、网上公示、网上发证”全程电子化登记,通过一站式网站办理登记,发放全省首张电子营业执照。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面办”向“键办”转变,全市60%的企业实现“零面办”,市属部门、308个县级部门、262个乡镇、3569个村社区11万余件事项录入贵州政务服务网,全市各类申请事项网上办理率达99.66%。
二是规范“事中”监管。一是部门联合监管。制定《毕节市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方案》及联席会议制度,由市联席办汇总整理年度联合检查计划和检查项目,联合组织开展市场主体双随机监管检查。随着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监管全覆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面实现“一门一检”,截至目前,共开展双随机检查7617次,公开检查结果49921件,责令整改6621户,移送处理185件。二是定点联络监管。在全省率先建立企业信用联络员制度,加强市场监管部门与市场主体的联系。通过定点联系、联络员联系等方式与市场主体联系,加强企业信用监管。严格落实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和经营异常名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抽查检查公示制度,针对在参与政府采购、工程招标、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银行贷款等方面未披露年报信息、实时信息,或在披露信息中隐瞒真实情况的经营异常企业,在招标、国有土地出让、银行贷款等方面予以限制。截至目前,全市共14376家企业被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单,5613家企业已纠正失信状态,申请退出经营异常名单。对于社会公众关注的医疗保健、药品、食品、保健食品、农产品等领域网络销售产品和网络交易平台,采取日常监管与专项监管模式,采用线上检查与现场核查相结合的“双线检查”方式,用好省级网络交易监管平台,实现“以网管网”,开展整治网络“保健品”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节等专项行动,严厉查处网络违法广告、网络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商标侵权等违法经营行为。 2019年以来,对34986个网络销售站、门店开展网络监测,对1939家门店进行现场检查,责令整改3家门店,要求关闭32家门店,责令3家门店暂停平台服务,对594家门店进行行政指导、行政约谈,查处网络违法案件29起,罚没金额773.61万元。
3.“事中”服务精准化。一是上门服务。全省率先开展政企“双承诺、双兑现”活动,建立“一企一策”点对点帮扶机制,涵盖融资贷款、土地厂房、用电、用水等方面,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支持。建立市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常态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以干部作风“扫码测评”为抓手,推行政务服务机制评企,倒逼部门破除壁垒、优质服务,推动营商环境改善。据统计,全市企业联络干部共走访企业4994次,办理审批事项2718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1.86万件问题。领导带队赴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地,帮助企业对接销售渠道,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市场监管、商务、金融、工信、农业农村等部门帮助当地企业拓展销售渠道、推介产品、打造品牌。组织毕节本土企业参加中小企业交流展销会、广州中国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贸促会、香港智博会等各类展销活动。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全力推进“乌蒙山珍、毕节珍好”公共品牌建设。支持当地特色农业企业实施品牌营销战略,今年以来,全市组织民营企业参加5场展(展),促成销售额近千万元。三是维权服务。建立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全面落实“不禁、不进”政策,规范民间资本准入条件,在市场准入、经营活动、招投标等领域为市场主体营造市场空间和公平竞争环境。建立企业纠纷维权化解机制,畅通市场主体维权渠道,受理市场主体咨询、投诉、举报,确保“事事有解决、案事有回应”。对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开展一对一信用修复指导,指导企业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报案,申请退出经营异常名录,鼓励企业重建信用,增强发展信心。截至目前,全市共接到经营主体维权来电来访、来信11224件,投诉案件涉案纠纷金额714.16万元; 5613家企业完成失信整改并申请退出经营异常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