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2024 年全球农产品供需和贸易承压前行,如何应对挑战与机遇?
    发布时间:2024-11-11 23:01:10 次浏览
    • 电话联系TA

      -佚名

  • 信息详情

“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贸易进入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新时代。”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论坛上,北京大学副校长董志勇表示,全球化与保护主义的博弈、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及新技术、新业态的出现,共同塑造了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农产品市场和贸易格局。

在此背景下,积极促进全球贸易,构建良好的全球贸易环境,促进中国和世界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共同责任和使命。

2024年全球农产品供需和贸易将面临压力

“2024年,由于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厄尔尼诺现象持续影响、局部冲突持续发酵、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农产品供需和贸易面临压力。”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彭廷军在论坛上表示,2024年农产品贸易环境将更加复杂严峻,稳定运行压力加大,农产品贸易增速或将放缓。

一方面,极端天气持续威胁农作物生产,多起局部冲突影响外溢。国际市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一些农产品出口国继续增加或延长农产品出口限制。对国际农产品供应链产生较大影响,也增加了国际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贸易预警救济专家委员会发布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形势报告(2024年3月)》(以下简称《报告》)分析称,2024年,全球大米、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产品供需将相对宽松。但食用植物油等部分农产品供需偏紧。国际大豆、小麦、玉米等大部分农产品价格继续下跌,大米、食糖价格继续高位运行。近期下跌趋势已经显现,未来市场波动可能加大。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所所长程国强表示,“全球农产品出口供应集中度过高”是当前粮食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国际农产品贸易。 “一是出口国家高度集中,二是供应链出现贸易集群化趋势。”他指出,“少数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70%以上的粮食贸易。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后,这种供应链的相互依存度和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度非常高,而且会出现集中”。以及风险的累积效应。”

更重要的是,影响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传统因素和非传统因素逐渐交织叠加。 “比如去年气候变化和贸易政策的结合,以及印度对大米出口的限制,导致我国大米市场出现了非常罕见的剧烈价格波动,这对很多大米消费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程国强说。 。

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球粮食库存正在增加。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最新预测显示,2024年全球谷物库存预计为8.969亿吨,较期初增加2.8%,库存消费比有所上升略升至31.1%。

中国农业是全球农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

论坛上多位专家分析全球农产品贸易基本格局时,强调了中国农业对全球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特别是21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农产品出口增长、包括农业整体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程国强说道。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我国已深度介入国际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进口量位居世界第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市场。农产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五位。水果、蔬菜、水产品等优质农产品“起航”。远航”并进军国际市场。

“为什么我说中国应该更大程度地增强自信,是因为中国有健全的产业链、稳定的供应链,这恰恰是促进贸易的最大底气。”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指出,我国农产品市场稳定运行,得益于稳定的批发市场体系、产区冷链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农民组建庞大的经纪人队伍,开辟生鲜农产品绿色通道,促进营销(销售)政策。

报告指出,进入202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总体稳定,进口下降、出口增加。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院长王军提醒,近年来,国内农产品价格与国际农产品价格关联性越来越密切,价格波动性加大,国内农产品行业风险加大也在增加。 “国内农业企业和农业产业不像以前那么自给自足,国际传播的原因更多。”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农业农村发展学院院长邱焕光也提到,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畜产品总量以及品种和质量还存在差距。 ,仍需要国际进口。调整。因此,中国和世界迫切需要密切关注国际农产品市场变化,积极推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贸易高质量发展。

协作与开放

“虽然这几个月农产品市场有所好转,但我们必须保持警惕,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西莫·托雷罗提醒各国保持警惕,做好应对相应冲击的准备。并表示,“农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部门,我们需要找到提高韧性的方法,使我们有更强的预防能力和吸收能力。”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小麦而言,世界两大航运动脉之一的苏伊士运河因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而面临挑战。国际谷物理事会执行董事阿诺·佩蒂特表示,从欧洲运往我国的小麦在改道好望角航线后又多花了12天,使每吨成本增加了2美元至3美元。

推动进口产品和渠道多元化是备受各国关注的应对举措。中国农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农产品贸易预警救济专家委员会专家张学彪提到,去年以来,我国陆续放开了符合条件国家的猪肉进口,如俄罗斯、法国、比利时等,“这是我国应对肉类贸易风险的一些措施。”王军提到,这种多元化有助于对我国整体农产品的稳定供给结构形成有效保障。托雷罗强调农业是一个高度集中的部门,未来必须实现多元化生产,这将对粮食安全产生很大影响。

从企业层面来看,风险无处不在。邦吉中国对外事务总经理徐强结合公司实践提出,跨国农产品贸易公司应具备全产业链的风险视角。王军表示,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必须熟练或者至少正确地运用风险管理工具,才能有效规避近年来多重因素交织引发的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等各种风险。

“合作”是论坛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我们需要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促进贸易”“中美合作可以促进地区和全球粮食安全”“我们(巴西)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高粱、小麦等领域的合作”……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冰表示,我们越开放,我们整个社会就会越好,获得好食物的成本就会越低。 。

“要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畜禽产品、饲料原料合作伙伴关系共建和政策项目协调,积极参与全球多方抗疫合作预防和控制。”张学彪受到启发,以受COVID-19疫情不确定性影响较大的猪肉贸易为例,指出要稳定合作预期,探索更长期的合作模式。法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塞德里克·普雷沃认为,要实现“从法国农场到中国餐桌的产业链”,国际协调与协作非常重要,而合作的关键在于“两条腿走路”市场准入和产业合作”。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
热门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