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热轨道。
近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宁波重头戏上,来自各区县(市)的数百种“土特产”同台争夺人气。在刚刚开幕的宁波全市惠民共享繁荣展会上,一线农业指导员带着200多种特色农产品亮相。
宁波四面环水、湖泊、山海。其优越的地理地貌形成了种类繁多的“地方特产”。榆次杨梅、香山蜜柑、奉化水蜜桃……它们是家乡的地方风味,也是农业产业的金名片。
(宁波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阿拉宁波”。通讯员提供)
宁波非常注重抓“土特产”。近年来,宁波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主粮加工和农副产品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接近300亿元。今年,该市以“一特一链”为目标,布局农产品深加工体系,鼓励标准化生产和技术创新,扩大销售,提高“土特产”的价值。
上海宁波,为何选择这条“土”赛道?
不一样的“土特产”
奉化桃以肉软、汁多、味甜、香气浓郁而著称。奉化桃被誉为“果冻玉露”。现在,一家名为远兰的加工公司开发出了更新颖的吃法。
“它可以用来做桃汁、桃酱,还可以做果冻。这两年,我们又新开发了桃胶饮料,今年,仅桃胶的销售额就突破了百万元。”该公司负责人钟雪珍表示,他们还为新的桃加工产品设置了统一的视觉标签,加入了文化创意元素,很受年轻消费群体的欢迎。
(远兰食品推出的奉化桃加工产品。受访者提供)
受种植地小气候甚至土质等因素影响,“土特产”往往带有浓郁的地方风味。但由于保存、加工等技术限制,扩大销售半径并不容易。近年来,宁波各地涌现出一批新型农产品加工实体。他们利用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来吸引资本和技术。从挖掘开发当地农产品资源,到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土特产”焕然一新,成为“时尚”。 “是的。”
我会在杨梅酒家酿酒。然而,在余姚凤山街道,回国青年企业家朱欢引进专业设备,自产香型蒸馏酒,使得杨梅酒产品的甜度、色泽等方面精准可控,大大提高了市场议价能力。力量。
“好酒需要原料。我们与乡镇合作,搭建统一采购渠道,建立了杨梅原料从施肥、疏花到采摘的标准化供应链。今年杨梅季,杨梅收购储备超过520吨”。朱焕说道。
标准化生产可以提质增效,创新研发可以帮助传统“土特产”实现多元化发展、多环节增值。
以桃子为例。市场早中期有代表性品种,但优质水果的销售时间最多不超过1个月。这就造成了每个阶段都会出现大量多余的疏果和劣质水果,无法卖个好价钱。如何利用?
远看像一朵青梅,近看又像被果冻包围的小桃子。颜值高的“玉桃”是远兰食品利用桃幼果打造的热门新产品。 “虽然是果冻,但技术含量很高。”钟学珍说,他们与宁波市农科院团队合作,在保留水果的色泽、脆度、褪黑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并为一种产品申请了多个申请。专利。
(杨梅呈红色。甘建银 摄)
“土特产”转型的背后,是乡村产业形态的整体迭代。 “开发新产品、引领新消费,离不开项目投资和要素聚集。”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工业和市场信息处处长岑成说。依托新型深加工主体的发展壮大,为宁波农村注入大量创新人才、加工设备、专业服务等必备资源,在增强优质农产品供给的同时,推动农业向农村迈进。现代化大工业。
柑橘是象山最具代表性的“土特产”。当地成立象山县柑橘研究所,打造柑橘产业大脑,提高柑橘产业竞争力。 2024年水果区域公共品牌价值报告显示,“象山柑橘”区域公共品牌价值已达36.38亿元。
《一特一链》领跑新赛道
定点加工企业超过9万家,全行业收入达20.3万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正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凭借出口贸易发达、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宁波在农产品加工领域起步较早。 20世纪90年代,宁波建起了数百家水煮笋加工厂,年产值高达数千万元。但由于加工方式粗放、季节性劳动力流失较快、整体利润较低,行业逐渐陷入沉寂。
在岑诚看来,农产品申请专利难度大,进入门槛低。整个工业体系比较脆弱。 “因此,必须与标准化工业制造相结合,形成高价值产业链,实现现代化、可持续生产。”
高价值、现代化,都是发展农业新生产力的要求。突破的重点在于产业链。
针对部分“土特产”龙头连锁企业数量少、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比例低等发展弊端,今年浙江提出培育名企业、名产品、名专家,打造更多产业链更加完整,业态更加丰富。 “土特产”全产业链。
宁波的目标是“一专一链”。 “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机制,布局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实现农产品加工对农业生产的支撑,提高全产业链效率。”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斌说。
(海通毛豆加工线。陈吉算 摄)
“专”就是把手指握成拳头,注重自己的特色。
以杨梅产地余姚为例。近两年,当地在优化杨梅种植规模的同时,通过倾斜生产要素、布局农业特色项目等,持续推动杨梅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从鲜果到深加工,从季节性到全年的转变。杨梅酒、杨梅糕……古老的杨梅“链条”产生了更大的效益。
“链”,就是强化引领牵引,整合全链条。
奉化区构建了从生产到加工到销售的全链条创新发展,通过资金和政策引导,加快桃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今年,当地农业产业链强化工程总投资超过500万元。此外,还投入技改资金600万元以上,支持传统桃种植区升级改造。
“我们正在制定农业科技创新园区招商计划,未来将引进专业化深加工企业,加快要素资源聚集整合,促进农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总投资3.7亿元的桃文化博览园项目也在加快推进。”奉化区农业农村局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指导科科长丁胜说。局。
为弥补仓储、加工等关键环节产业链短板,今年宁波市在全省率先推出提升现代设施农业行动计划,提供最高400万元补贴农业生产、加工、冷藏保鲜等公共设施单一项目。目前,补贴资金已拨付超过3000万元。
突破瓶颈,力争最好
在企业的努力和政府的努力下,宁波的“土特产”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但与“一流”目标相比,宁波在全市工业水平、名牌产量等衡量指标上仍有较大差距。
“没有像‘丽水山耕’这样具有省级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品牌,在新产品研发上也缺乏标杆。放眼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的整体竞争力还不够。” ”岑诚说道。
“火车跑得快是因为有头带。”龙头企业的实力决定了整个“土特产”产业链的竞争力。
作为国企改制的加工企业,远兰食品凭借强大的加工能力,使蓝莓成为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支柱农业产业。钟学珍希望将成功的蓝莓模式移植到宁波。但目前,仍有不少瓶颈需要克服。
“‘土特产’有鲜明的本土标签,如果不是行业领先者,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教育上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钟学珍表示,由于生鲜水果原料供应以及线下市场的门槛限制,农产品深加工很难快速扩大规模,进而导致企业不敢大胆投入营销。 “我们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增加产能,希望通过资源和设备共享来提升竞争力。”
(鄞州春林水产创业创新园现代化设施水产养殖大棚全景。通讯员提供)
近年来,象山通过出台国家团体标准等措施,极大提升了红梅仁等“土特产”的竞争力。然而,深加工行业标准的缺失,让不少企业感到“无能为力”。余姚市美源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掌握了杨梅蒸馏酒原菌发酵的独特技术,使“果”代“粮”成为现实。然而,该公司的新产品往往被淹没在竞品的广告中。
“什么是杨梅酒?行业内没有明确的区分标准,更谈不上高品质的杨梅酒了。”该公司负责人程耀华告诉记者,目前果酒产业方兴未艾,浙江也出台了杨梅酒产业实施意见。他们将强化核心技术,设立“护城河”。 “目前我们正在加紧扩建生产线和产能,明年我们的杨梅收储能力预计将达到5000吨。”
宁波作为经济大市,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完善的流通体系是做大做强“土特产”的基础。在宁波农民丰收节重头戏上,“宁波四季——十桌百鲜”特色农家菜发布。汤圆、年糕、甲鱼……涵盖了宁波各区县的特色食材,链接起一条绵长美味的农业产业链。
市场“看不见的手”叠加政策“看得见的手”,“土特产”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凸显。如何加强同类“土特产”的县市协同,打造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
“既要优势互补、深化合作,又要开拓视野、统筹规划。”岑诚表示,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升产业平台水平的同时,宁波将加快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规划布局,努力形成跨部门的涉农政策合力,实现“宁波加速” ”走上“土特产”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