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新春问农:浙江三农发展稳进,面临挑战待解决
    发布时间:2024-09-30 10:01:15 次浏览
    • 电话联系TA

      -佚名

  • 信息详情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赖一辰通讯员邱云峰

过年正是问农民的好时候。记者从23日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获悉,过去的2023年,浙江“三农”稳步推进,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农林渔牧业增加值达到2404亿元,增速创近十年来最高;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等主要指标也再创新高。但同时,我们也面临着几个方面的“攀登难、登高有障碍”。新的一年,浙江将站在高起点,着力改进短板和强项、短板,解决一批制约“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在会议现场,记者感受到,新的一年、新的起点,浙江农业农村正全力以赴,保持“勇当先锋,谱写新篇章”的进取姿态,迈出新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再次前进。 “粮食自给率低,耕地保护压力大。” “农村产业规模和集成化水平有待提高。” “农业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存在差距。” “农民收入增长持续面临压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4、影响浙江经济发展的“三农”短板全部抛出,明确了新一年的突破方向。

弥补短板,关键是理清思路、找准抓手。只有敲击“穴位”,才能带动全身。

推动乡村产业迭代,丰富农民“钱袋”,浙江寻找的“穴位”就是“土特产”二字。 “土”就是挖掘当地资源。怀旧味、怀旧情、事务、怀旧是最好的发展资源。通过引进和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引导当地资源走向未来。特色产业激活与转型; “专”,就是通过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历史经典产品、地方新业态产品等,培育和盘活更多“浙江品牌”、“乡镇品牌”品牌,强化优势; “生产”,是一条集群延伸链,第一产业向后延伸,第二产业两端相连,第三产业走向高端。

目前,金华紧扣“土特产”二字,围绕“一县一业”,编制了《重点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地图》,瞄准金华火腿、二头肉等地方特色产业。黑头黑莓、花卉苗木、中药材。基金会,重点将传统特色农业迭代为现代大产业;舟山锚定本地海岛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引进培育新业态,围绕“一岛一品”建设17个花鸟爱心岛、蚂蚁科研岛、白沙运动岛。高质量示范海岛,带动全岛农村集体经济营业收入年增长19%。

人是可以弥补“三农”短板的“最强变量”。如果培养好人才,用好人才,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高素质农民成为浙江农村巩固粮食安全、发展特色产业的坚强保障。 2023年,浙江共为2.1万名农民举办培训班,稳定粮食供应、保障粮食供应的培训内容占40%以上。这将为增产保地“建强军”,有效把“专家试验输出”转化为“农民生产输出”。同时,浙江大力鼓励农业主体“走出去”,拓展市场、促进合作。目前,已打造衢州月嫂、松阳茶大师等50个农民致富品牌,产值过亿。全国累计培训种植能手和能工巧匠10万余人,带动实现产值超2万亿元的农业“红薯经济”。

赋能科技特派员、乡村CEO等“专、精、特、创新”乡村人才,为科技创新孵化和项目落户腾出空间。记者了解到,今年起,浙江农业农村将全力打造“人才利用”平台,全面提升100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带动能力,每个园区安排资金2000万元以上今年支持农业创新园区建设。同时,建设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庭院等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建设特色农业强镇、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等产业创新平台,打造生动的农业新画卷。农村各行各业“万马奔腾”。

  • 地理位置
  • 您可能感兴趣
热门关键词